由于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不同,因此,由不同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企业管理行为也就大相径庭,两者呈现出七个方面的基本差异:
第一,人与物管理的侧重点差异,即传统企业管理重在管物,重在对物的分配、调度、安置、收入、支出;而现代企业管理重在管人,重在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甚至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来完善自己的管理制度。
以寄件管理为例,企业传统的寄件流程大多繁冗复杂,行政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寄件管理上,员工抱怨流程太多、因公寄件麻烦,而领导则不满寄件成本消耗和费用分析,一件看起来不大的事情,想管理好其实并不简单。
如果能合理利用第三方软件,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比如说一家企业使用快递猫企业版进行寄件管理,员工手机寄件发起审批➪上级通过➪员工打印贴单交由行政➪行政统一等待快递员揽件➪管理员后台查看数据,你会发现,整套流程下来其实特别便捷,摆脱了传统寄件的枷锁,审批杜绝员工私件公寄;一站式数据存储,方便行政财务查看数据、对账以及分部门成本核算;实现寄件管理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
第二,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差异。传统企业管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宗旨是用周密的制度约束,确保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而现代企业管理注重人的素质、人的协调、人的激励和人的自控。它旨在通过较高的领导层素质和员工素质,以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搭,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自律自激机制,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第三,单维管理与多维管理差异。传统企业管理行为总是针对某一管理因素实施,不管是在对问题的揭示、问题的分析、或处理措施的制定基本上是直观的线性思考。思想管理问题的交错联系,复杂关系。而现代管理行为总是针对多个管理因素实施,注重多维因素协调处理,如销售问题绝不单纯是销售部门的事,它和生产环境、技术开发环节,人员安排,分配制度,经营方向,市场定位等都有紧密联系,因此多维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突出特征。
第四,单质管理与全质管理的差异。即传统的企业管理对产品的质量保障只着眼于生产过程中,而现代企业管理则着眼于产品生产有关的全过程、全环节,从而建立起了全员参加、全过程展开、全面质量概念的全质管理体系。
第五,数量优先与技术优先的差异。传统企业管理偏重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和产品实物量的增大,因为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阶段,有产品就有效益,无产品就无效益,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利润的大小,因而数量优先是必然的反映。现代企业管理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大工业建立初期的状况大不相同,企业直接利润的大小决定于企业产品是否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决定于产品从质量到包装,从内容到形式,从基础使用价值到延伸消费功能是否能为消费者所青睐,以及能否适应市场的变化,这一切实质上都取决于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有先进的技术才有先进的质量,先进的功能,甚至也才有先进的生产规模,因此技术优先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
第六,生产效益与管理效益的差异。传统的企业管理偏重于生产过程的管理,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只能是产品生产,因而数量优先,产值优先天经地义,也因此管理层的管理重心理所当然在生产过程。现代企业管理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决定于企业内的多方面因素,如经营决策是否正确,产品设计是否合理,产品创新是否及时,资源调配是否得当,员工 积极性是否发挥,市场开拓是否得力,质量管理是否有效,产品生产是否规范等,一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管理本身要出效益。一个企业如果管理水平高,则经济效益就优,反之就劣。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抓管理的,不会抓管理的领导不是好领导,管理效益观念已基本取代了生产效益观念。
第七,小市场营销与大市场营销的差异。传统企业管理在产品销售方向选择上,一般着眼于区域内市场,部门内市场,和既定的市场范围,这种市场营销由于其市场容量是自生的,是相对有限的,因而称其为小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则与之完全相反,它强调市场营销要跨区域进行,甚至跨国境进行,要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来开展营销。而且它强调市场的多变性,引导性,企业可以引导消费,创造新的产品市场,可以开掘潜在市场,可以寻找替代市场。由于企业的市场开发和创新是持久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市场的时空界限是无限的,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在产品销售方向选择上,奉行的是大市场营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