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企业微信和钉钉的不同之处,从而选择适合公司使用的IM软件,就应该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策略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用户反馈分析
企业微信的设计跟微信保持一致,用户容易上手,钉钉虽然功能更加丰富,更强调高效协作,但由于其架构复杂,功能繁多,公司使用起来培训成本较高。
有些功能从产品角度分析很好,但是用户实际使用起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企业微信的“小休”和“下班”状态,本来是为了员工休息时免打扰,但实际情况下,不少用户反馈会耽误接收重要信息;而钉钉的“ding一下”本来是希望促进高效沟通,但实际上可能会打乱他人的工作节奏。
从市场策略方面分析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钉钉还是企业微信,都是提供基础服务的平台,很多具体细化场景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外在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以下简称为ISV),只是平台开放程度不同。企业微信把自己定位成“连接器”,利用其社交产品中IM的优势,借助于多个开放的API和微信插件,同时结合优质的ISV,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办公软件一体化。
以寄件管理为例,可以在企业微信第三方应用中,添加快递猫企业版:
(1)员工在企业微信快递猫企业版上填写寄件信息,发起审批。
(2)各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员工到前台扫码打印面单,将面单贴在寄递物品上,交给行政前台。
(3)前台负责对寄件的检查审核,并收好快递,等待收件员上门揽件即可。
(4)行政前台每月登录快递猫企业版后台,查看寄件数据分析报表,并下载交由上级领导。
整个流程下来特别便捷,摆脱了传统寄件的枷锁,审批杜绝员工私件公寄;一站式数据存储,方便行政财务查看数据、对账以及分部门成本核算;实现寄件管理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
当企业微信将开放、连接器、生态合作当作重点时,钉钉却在收紧自己的开放平台。在钉钉团队看来,想要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提高筛选ISV的标准比一味地叠加数量更重要。由于发现很多客户需求借助ISV根本无法满足,钉钉团队更倾向于自主开发。